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行业:棉花直补政策短期利空棉纺上市企业
9月至11月是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实施过程中的籽棉采价期。目前中国棉花协会和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价格监测的布置工作。价格收集区间如确定,显示棉花直补政策细则接近完成。
事件评论
收储政策终结,国家对棉农采用直补政策:4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为19800元/吨,棉花敞开收储政策首先在新疆正式结束,但具体方案还未出台。直补政策实施后,棉农将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价低于目标价时,国家根据二者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或销售量等因素,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
原国储棉政策使得国家棉花库存量大、费用高,国内消费量下降:2011年国家棉花储备政策实行,当年国家储备收购的棉花量为313万吨,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约为47%,2012年收购量占比达90%。国储棉花减小棉价波动,保障了棉农利益,但对于国家而言,每年需要支付大量资金成本和仓储费用。
在实行国储政策之前,2006-2010年国内棉花消费量普遍在800~1000万吨之间。而实行国储以来,国内棉花消费量明显下降,直至2013年663万吨,一是企业用低价进口棉,二是有关企业直接从国外进口无配额限制的纱线。同时,国家棉花期末库存也明显提高,2010年以前期末库存皆在500万吨以下,直至2013年棉花期末库存达到1045.5万吨。
新政策采取直补,长期利好行业,短期棉花价格承压,但幅度有限:国家取消全国棉花临时储备政策之后,截止2013年底,棉花期末库存达1045.5万吨。2014年4月1日起,为加快抛储,国家将皮棉抛储价格也从18000元/吨降低至上周末16936元/吨,降价幅度为1064元/吨。
长期来看,采取直补政策对于棉纺企业利好。直补政策可以从产业链上游稳定棉农种植,确保原材料的供应。直补政策通过国家补贴,有利于缓解内外棉价差,使得棉企原材料价格下降,增强棉企的国际竞争力,长期将利好相关纺织企业如鲁泰A、华孚色纺、百隆东方等。短期来看,因上市公司龙头企业在收储政策时有低价进口棉花配额,保持较高的毛利率。直补后整体原材料价格下来,终端价格上涨有压力,因此量增价降。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