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中小型服装企业陆续从我国撤离
服装企业GoocyFlow公司总经理LeeSeung-u也于近日撤离中国,回到韩国的生产基地。LeeSeung-u表示:“中国的生产成本已经上升,相比之下,如果在韩国生产,即使单价略高,不论在质量还是速度方面都更为有利。”
近来越来越多的韩国中小服装企业将生产基地从中国迁回韩国。在生产成本方面,韩国比中国高出20%左右,但考虑到质量、交货期方面,国内的生产更为划算。
因此,近来位于首尔东大门、水逾洞、京畿道议政府等地的国内缝制工厂重新找回活力。这些企业在过去四、五年间因订单流入中国而面临破产危机,但近来情况好转。针织衫生产企业Geumwon纺织公司总经理KimYong-hwan表示:“收到大批韩国企业的订单,订单量比5年前增加了10%至30%。”
韩国企业纷纷撤回国内,除了生产成本因素,还\因为韩国缝制企业的“灵活性”。如果在中国生产,因为生产基地较远,很难实现即时生产(JustInTime)的生产模式。但如果在韩国生产,就可以通过与缝制工厂间的密切合作,实时更新产品设计,并调节库存。女装生产企业Sejin服饰有关负责人表示:“与服装企业间的关系好,可以随时查看生产过程,这很有优势。”
此外,在中国下订单,每次必须生产1000件以上,但在韩国,可以实现少量多品种生产,这也是一个原因。NC服饰总经理KimTae-won表示:“与中国相比,韩国的缝制工厂在‘对口型’生产领域具有很大的优势。”
急需旨在培养专业缝制人才等的刺激政策
韩国的缝制工厂也有烦恼。虽然订单有所增加,但能够在短时间内生产出高质量服装的高级人才呈现老龄化趋势,并且比较缺乏。在釜山东莱区经营大型缝制工厂的Clopia公司总经理ParkSin-im表示:“过去四、五年间由于许多缝制厂破产,很多熟练技工离开了这一行,但却没有新的人才进入,因此缝制行业的人才出现老龄化现象。”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有必要为系统性地培养相关人才而努力。一位缝制企业有关负责人表示:“服装工业协会下属缝制支援中心一直在运营各种教育计划,但大多是一年举办两、三次,而且只是走走形式,因此对实际提高技术水平并没有帮助。”
韩国服装工业协会缝制支援中心组长KimWang-sik表示:“缝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雇佣效果较大。将为扩大国内缝制企业的人才队伍和培养新的人才而制定合理的方案。”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