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步将增零售渠道网络分销
在中国体育用品零售市场迎来复苏之际,特步仍然没有摆脱低谷。特步国际昨日发布的2014年年报显示,虽然公司营收同比上涨约10%至47.77亿元,但在经营溢利、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方面均出现下跌,此两项已是特步连续第四年出现下滑。
数据显示,特步去年经营溢利8.08亿元,较2013年8.95亿元同比减少9.7%;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4.78亿元,较2013年6.06亿元同比减少21.1%。特步方面表示,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的下滑主要因公司增加广告及宣传开支所致。特步去年增加广告及宣传开支1.379亿元,相关开支总计6.237亿元,占集团总收入的13.1%。
为了保证整体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特步加大了对零售分销网络渠道及管理的优化力度。截至去年底,特步分销商数目由28个增加至37个,拥有零售店7110家,较2013年减少250家,这也是特步自2012年开始缩减零售店规模以来减少店面数量最多的一年。资料显示,2012年特步零售店减少86家,2013年减少150家。特步国际主席丁水波表示,特步计划在2015年维持约7100-7200家特步零售店,并扩充特步儿童销售网络至600-800个零售点。
相关链接:
目前中国平均进口关税为9.8%,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关税大都在10%~25%之间,个别品种如部分酒类,达到65%。
在进口环节,进口关税并非唯一税种。除了关税,进口货物还要缴纳17%的增值税,部分高档消费品还要从价征收10%~40%不等的消费税。
比如,根据现行进出口税则,进口香水要缴纳10%的关税、17%的进口货物增值税和30%的进口货物消费税;部分葡萄酒的进口关税高达65%,另需缴纳17%的进口货物增值税和10%的进口货物消费税。
所谓歧视性定价,实质上是一种价格差异,通常指商品或服务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级、相同质量的商品或服务时,在接受者之间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西方经济学中将价格歧视定义为:在同一时间对同一种商品向不同的购买者索取不同的价格。
以上述几款皮包为例,除去每款皮包在国内缴纳的税费之外,实际定价仍大大高于同款产品在欧洲的价格。也就是说,这些一线奢侈品大牌,利用其在国际市场上的垄断地位,对不同市场的不同消费者实行不同的价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
再加之这些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的销售层级很多,而区域代理商一般议价能力不高,因此即使降税,也可能会继续维持高价。
记者了解到,香奈儿并非唯一一家调价品牌。2014年,LVMH旗下的高端腕表品牌宇舶、真力时、豪雅先后挑起香港、内地同价的大旗,希望借价格优势激活内地消费市场。此前,其内地腕表价格与香港价差在10%~20%之间。这似乎与奢侈品一贯的玩法不符,此前曾有消息称部分奢侈品牌的厂商宁愿将有些破损的商品销毁,也不愿意降价销售,目的就是维持奢侈品的高端形象。在记者走访中,多家精品店的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我们从来不打折。”
据山东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消费者心理学的学者介绍,对于很多奢侈品的消费人群来说,标价并不重要,因为打折会给顾客一种品质方面的暗示,从而降低其品牌形象,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香奈儿此轮在欧洲与中国市场分别采取不同调价策略的原因,欧元持续贬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国内地市场销售持续下降,而中国消费者大部分都在境外消费。
据财富品质统计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消费者在本土的奢侈品消费额是250亿美元,同比下降11%;中国奢侈品市场占全球奢侈品市场的比重,由2013年的13%跌到了11%。“Chanel香奈儿一直以来是奢侈品行业的风向标品牌,它的举动也在释放一个信号:国人不出国门也可以买到价位合理的奢侈品。”财富品质研究院院长周婷曾对媒体表示。
周婷表示,首先应该改变国人非理性消费的心理。根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内地奢侈品消费支出比例过大,西方国家奢侈品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通常不超过4%,而中国这一百分比却为约20%。中国当前尚处于奢侈品消费初级阶段,属炫耀消费。这也促使国外奢侈品公司进行“歧视性定价”,从而推高了奢侈品在中国的价格。
此外,内销政策不完善。虽然中国有大量加工贸易在内地制造,比如一些高档服装,但是按照现行政策,这些产品在中国加工以后必须出口,而不能在中国市场销售。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