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马从三方面推进互联网+业务
森马服饰介绍,公司未来将通过三个方向开展互联网业务。首先是自有品牌O2O业务。目前公司拥有森马和巴拉巴拉两大主要品牌,已通过天猫、京东和唯品会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在传统休闲装和儿童品类销售额都位列第一。
其次,公司将打造时尚消费品跨境业务。在巩固和发展原有休闲装和童装业务基础上,公司已成功运营了多个品牌,通过实施多品牌战略,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多品牌服饰集团。
此外,ISE是韩国国内提供电商服务的领军企业,拥有电商经营资源、从事海外欧美产品代购业务超10年的经验、在欧美国家拥有优秀的供应商、仓储配送体系。公司希望通过与ISE的合作整合其背后资源,搭建中国时尚消费品电商平台,投资韩国ISE是公司实施打造时尚消费品跨境业务品牌第一步。
此外,公司还将建设儿童消费类的互联网平台。目前公司儿童服饰品牌在市场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已经建立完善的线下体系。未来公司计划打造对接线上线下儿童服务资源的平台。公司电商团队的销售额每年都翻番。未来公司将继续推动现有森马品牌及巴拉巴拉品牌O2O模式发展,实现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体系。
相关链接:
现场体验,对于体育用品品牌来说尤为重要。所以迪卡侬将商场设计成了体验场所。走进迪卡侬的健身器械专区,常可以看到顾客在跑步机上慢跑。这样的画面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健身房,其实这不是健身房,而是商场。
无论何时何地,迪卡侬总是会汇聚各类人群体验滑轮、乒乓球、高尔夫球、瑜伽等运动。
没有明星代言,没有大幅海报宣传,宣传费用也严格控制在营业额的1%,几乎没有广告投入,只凭着口口相传,就能做到家喻户晓,这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而迪卡侬就拥有了这样的魔力。
这两年火爆荧屏的《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大家都很熟悉,而节目中迪卡侬产品的频繁曝光,与此同时感叹着迪卡侬在这档节目中的投入肯定十分巨大,可偏偏迪卡侬却曾毫无动静,任网友们如何晒单,迪卡侬依旧低调。据了解,迪卡侬并未与节目有过公关交流,而节目中明星们穿戴甚至摄制组用到的装备都是自行采购的。好的口碑传播就是迪卡侬在无形之中最好的广告宣传。
迪卡侬在没有大肆花费在广告投放的基础上,跟其产品超高的性价比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尽可能的减少非生产造成的经费消耗才能更进一步的控制成本,将更低价格的产品带给消费者,同样消费者给予更真实可靠的口碑宣传。
迪卡侬华北区总经理Hans曾经说过:“价格无疑是迪卡侬的核心竞争力。”迪卡侬特有的商业模式,是从上游的设计,到生产,再到下游的零售,采取了一体化的全产业链战略。在法国,迪卡侬有全球仅次于雷诺的第二大研发中心,拥有自己的生产公司,所有的产品也都是在自己的店内销售。
“没有任何中间环节,这样大大节约了成本,把最好的性价比返还给顾客。”Hans说。即使是迪卡侬中国北方区的总部,办公室的设备和装潢也极为简单,最大程度地压低成本。
在迪卡侬,一切的节约成本,在蓝色商品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迪卡侬的产品门类众多,每种门类下也分高中低不同档次。蓝色商品最大的特性就是毛利率较低,但库存周转率极高,价格通常比市场同类产品至少低20%。
事实上,只要你站在迪卡侬的收银台前观察就不难发现,大部分人在迪卡侬购物是以蓝色商品为主。“装备的入门级、民间化,是迪卡侬运作最聪明的地方。”工作人员表示道。
而迪卡侬面向的层级则是大众化需求,这个人群对性价比极为看重。中国最核心的主流消费者多属于价值导向型,迪卡侬恰恰抓住了这一点。
14元的沙滩鞋、29元的内裤游泳衣和运动眼镜以及篮球……这些都是迪卡侬蓝色商品价格最优惠的商品。
有消费者表示:“即使不是出行,这些装备也可以日常穿用,又不失时尚。”实际上,这些冲锋衣、抓绒衫、速干衣的面料并不是高精尖的户外材料,市场上比较普遍,迪卡侬完全可以把价格压低。
为什么要低价?这个对消费者来说似乎已经不是个问题,但是对大部分国内品牌来说好象始终没弄明白。大部分国内品牌都在努力挣扎着摆脱低价的形象往中高端走。等他们满心希望地打入所谓中端市场,却发现这个市场几乎不存在。这个所谓的中端消费陷阱是前几年国内运动品牌经历库存大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坚持低价,厚颜无耻的低价,才是迪卡侬成功的秘诀。就象奢侈品恬不知耻地在成本后面多加几个零一样的高价才是成功之道。彻底忘了有所谓的中端市场,仅仅依靠大面积的单店所产生的规模效益,就会平衡它的低利润,这个策略属于明智之举。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