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教授莅临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参观考察
7月18日,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前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教授莅临世界鞋业总部基地参观考察,并与世界鞋业总部基地董事长张华荣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在此之前,林教授曾就中国的鞋业发展问题,华坚集团产业转移问题为华坚集团干员作了专题讲座,深刻剖析世界鞋业,世界经济发展大势。
发展经济学是林教授专业研究领域之一,是对中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深刻研究的理论成果。林教授说,过去,很多像华坚集团一样的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我研究发展经济学,是希望我们的国家可以进一步发展,同时依据这种经验帮助其他国家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发展。
在过去的时间里,华坚集团的发展是一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样板,华坚抓住了中国发展的良好机遇,张董抓住了发展的机遇,让华坚集团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一跃成为国内制鞋的老大,这实际上是很多国内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缩影。
制鞋业是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也是一个永远不会消亡的产业,无论何时,国内国际市场对鞋都有巨大的需求,因此,制鞋产业发展的前景是美好的。产业转移确实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在过去,华坚集团由东莞转移到赣州,是利用内地和沿海的发展的差距,利用当地的特性,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华坚今天的成就和当时的正确的决策,正确眼光有很大的关系。
同样的,在2011年10月,华坚走出国门远赴埃塞投资,成为中国制鞋业第一个走到非洲国家的企业,这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是,今天我们看到,这对华坚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对中国的制鞋业也非常重要,因为它为中国鞋业的发展道路提供了一种实践与尝试。
制鞋业是劳动密集产业,而随着国内劳动成本的不断攀升,根据中国发展的未来规划,在未来10年间,国内的劳动力成本将会翻一翻,那时,国内的制鞋业怎么和越南竞争,怎么和柬埔寨等国家竞争。但是,制鞋业永远要发展,发展过程中,国内制鞋的某些环节在世界的发展趋势中注定要失掉竞争力。应对的方法就是走向微笑曲线的两端,发展高附加值的环节,把中间环节转移到工资成本较低的地区,廉价生产,让产品有竞争力,就能在国际市场有更强的竞争力。
对于华坚远赴埃塞投资,为何华坚没有就近转移而远赴非洲,林教授对此解释,越南的雇佣劳动力相对较少,转移到越南,很快就会拉高越南的劳动成本,成本优势很快会消失,发展的后劲不足。而非洲人口众多,现代制造业非常落后,还处于农业主导的社会。同时埃塞的工资水平非常低,因此竞争力极强,发展的条件非常好。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