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闭潮来临 通胀之下服企经营两极分化
东莞市郊外的一家服装企业已经濒临倒闭潮,该公司剩下的几十名员工正在等待领取最后的薪水。该企业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直接原因是资金链出现问题,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订单减少了3成,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3个月。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指出,目前利率提高后,中小企业受影响很大,在福建、浙江和广东的部分企业有倒闭的现象。
交通银行提供给记者的一份报告称,经济增速放缓或将延续至三季度。
“从上半年公布的宏观数据看,目前,尤其是中小企业主要面临信贷偏紧、外需走弱、通胀和人力成本上升三重压力,以CPI-PPI、PPI-PPIRM为代表的企业盈利指标目前处于2008年以来的第三个负值及下行区间。”浙商证券研究所高级宏观研究员郭磊向记者表示。
郭磊认为,在三季度后半段,通胀下行确立之后,情况就会好转;而预计政策在此之前会尤为强调对中小企业的结构性信贷支持,企业应该有效把握政策、利用政策。
大企业表现稳定,小微企业苦苦挣扎
上述服装品牌企业在东莞已经打拼了近20年,拥有几十亩的工厂用地。20年的基业只用了3个月便轰然倒地。
“自己都觉得太可惜了。”上述该公司负责人说。
这家服装企业显然不是个案。公开信息显示,虎门雅美服饰开发公司董事长郭正忠反映,“大约有一半的服装厂减产了。”
拥有200多家会员企业的东莞市电子行业协会的秘书长尹建文表示,其会员企业中,2成企业有减产情况,3成企业经营比较困难。
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任新合日前在该市第十次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协调会上说:“东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全省工业经济盈利增长在今年一季度也呈现出‘增产不增收’格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调查,今年二季度,浙江中小企业融资景气指数跌到100以下,下滑到不景气区间;加上原材料、用工成本、资金成本、用地价格、人民币汇率等上涨带来的压力。尤其工业总产值在150万元以下的微小型企业,今年上半年的工业总产值和经营利润增幅分别仅在1%和4.4%左右。
工信部党组成员、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在7月21日表示,最近一段时间,部分中小企业的情况比较困难,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缺乏正常的融资渠道,在上游能源、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用工、融资等成本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生产经营比较困难。
小微企业日子难过,大企业的表现要好一些。
工信部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工业经济总体运行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
但朱宏任坦言,前5个月工业企业利润之所以能增长27.9%,主要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较好的那部分企业实现的。
郭磊告诉本报记者:“我们的模型预测显示6月CPI将在6.2%至6.6%之间,所以最终6.4%的CPI数据基本符合预期。猪肉价格对当期CPI贡献巨大,我们测算了一下,如果把猪肉及猪肉对禽蛋、水产类的关联影响全部去除,则当月CPI大约在5.8%左右。本轮猪周期已经走了26个月,从经验规律上来看,已经临近上升期末端。”

2、本网其他来源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表明证实其描述或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3、若因版权等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电话:0755-32905944,或者联系电子邮件: 434489116@qq.com ,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4、在本网发表评论者责任自负。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